紫笔文学 > 民国之桂系开局 > 第67章 特殊兵种的训练

第67章 特殊兵种的训练


在桂省,六月份的太阳毒辣的让任何人都无法忽略它的威力,只有躲在阴凉通风树荫里的知了还有精气神儿在歌唱。

  被太阳暴晒固然难受,可眼下对被桂军第六纵队三营士兵拼命射击的胡若愚部来说,能在枪口下保住性命就已经天大的幸运,无暇顾及天气问题。

  然令冲刺在前沿的士兵最崩溃的是,后方的部队还不清楚敌军的火力,还在拼命往前挤。你推我搡之间,又是几百士兵被击倒。这下彻底惊醒还在盲目往前的士兵,全部调转方向,往大城门挤。

  可人腿跑的再快哪里抵得过子弹,还是有数不清的同伴倒在了回城的路上,能幸运逃回城内的士兵只有三成。就是说胡若愚部队刚出城门就没了一个团,还是被一营灭掉了一个团。

  当然这是有多方面的巧合的,最大一个原因是胡若愚轻敌大意,低估了第六纵队的火力程度。还有就是梁思安足够沉稳,耐得住性子,等敌军到了最合适伏击的地方才火力全开,令敌军一下子进退维谷,只能用血肉之躯硬生生承受马克沁重机枪的怒火倾泻。

  龙云一直在城墙上观察着胡若愚的动作,看他们这么不知轻重地就扎堆往前冲,就知道该坏事儿了,可惜提醒已经来不及,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部队被击垮,赶紧指挥部下出门援救。

  滇军第七旅旅长卢汉奉命出城救援,双方已经交战多日,对彼此的武器威力了解颇深,懂得扫射过后的重机枪需要时间来冷却。趁此机会冲出城外火力支援胡若愚部,这下子赶来救援的反成了被救援的目标。

  侥幸逃得性命的胡若愚再也不提出门杀退敌军的事情了,实在是城门空阔,出去毫无遮掩的成为敌军的靶子,这下子真的被人瓮中捉鳖。

  幸亏城内粮草辎重充足,被围上一段时间也不是太要紧。何况敌军不是每一个城门都有那么强大的火力,胡若愚撕开防线冲进来的东门就是范石生驻守的。

  其实滇军要突围的话随时可以,毕竟他们人数众多,陈德良和范石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完全围住滇军。

  只是龙云他们压根就不想走,他们只是在耗着桂军的兵力,等第一路军拿下柳州,派兵来援,城外这些敌军就该考虑逃命了。

  巧的是陈德良也是同样的想法,他在等李中仁将柳州方面的敌军拿下,再合力围剿城中滇军。所以现在双方都在等,等柳州战事的结果,既然大家都在耗时间,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豁出去拼命,倒也相安无事的相处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陈德良在忙着训练特种部队——利刃大队。利刃的队员又经过一次选拔,已经有五十余人,一旦被选拔入特种部队,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就算是出人头地了。

  这个部队和另一支狙击手部队的待遇冠绝全军,不但工资是普通士兵的三倍,还有数不尽的特殊待遇。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地方,肉、蛋、奶都能充足供应给他们,还有特殊的作战迷彩服和称手的兵器。

  当然陈德良不会白白让他们享受这种待遇,这一切都要在平时比普通的士兵付出更多的汗水,以完成战时比别人更艰难的作战任务。

  对于利刃队员,陈德良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以供应他们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长距离跑步、游泳、山林登高、匍匐前行、负重行军等等,最大程度去榨干每一分体力,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力。

  体能训练是为了提高利刃队员的耐力、速度、力量和灵敏度,确保他们能在极端的环境下可以拥有足够的体力完成任务。

  精挑细选出来的特种部队队员们自然是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当体能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支撑他们进行格斗训练。

  这门训练由陈德良亲自作为教官,传授一套融合南北各派武术的功夫,这是陈德良根据自己对武术的领悟创造出来的,力求在最短的时候给用尽量少的体力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也是利刃队员最恐惧的环节,因为陈德良从来不会留手,每次对练都会被狠狠地蹂躏一番,歇半天才能缓过来。

  得益于陈德良高标准的要求,严师出高徒,短时间内他们就已经掌握了这套威力强大的功夫,身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要训练出一名合格的特种队员,除了肉体上的强化,精神意志上的锻炼也必不可少。

  简单来说就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决断力、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陈德良将他们带到山顶上,绑着绳子跳入高空,这是恐高训练。

  或者是困境逃生训练,模拟被敌军俘了该如何逃脱等,力求队员们在任何环境下能保持冷静和应对挑战。

  虽然每天利刃队员们都被陈德良折磨得精疲力尽,可拥有良好的营养供应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在如此的优厚条件下,队员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的成长起来。

  狙击手部队——破甲,拥有和利刃一样的待遇,自然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能拿到。他们的选拔要比特种部队还要严苛,每个队员都是营里数得着的神枪手,所以数量稀少,但是绝对有实力。

  因为他们本身的射击技术就是顶尖,大多数要比陈德良还好,所以倒也不用在这方面下太多功夫。

  主要是教导他们怎么在战场上有效地隐蔽和掩蔽自己,以避免被敌人发现。这方面主要是学习怎么选择和建立良好的隐蔽位置,利用掩护物和身上穿的衣服,将自己融入环境中。

  他们大多数是枪法虽好,但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命中率,就是说需要精确测量目标与自己所处位置之间的距离,并进行精确的瞄准。

  陈德良特地托陈震华购买了几十把狙击步枪,是英国造的李-恩菲尔德mk3型,配备瞄准镜后八百米开外击中目标不是梦想。

  想到得有专业人士教导他们测距技巧和使用狙击镜的训练,陈德良自己对这些东西都不熟悉。

  但是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陈德良让在广州的李志勇想办法聘请了一位德国退役的狙击手来传授部下狙击技能,力求破甲队员能接受专业化的训练,以在战场上顺利地执行狙击任务。


  (https://www.zbbwx.net/book/3364136/1111106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