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投资体系 > 凯莱英最新财报公布,业绩情况如何?

凯莱英最新财报公布,业绩情况如何?


4月30日,凯莱英宣布与多家企业联合设立创药投资基金,总额达7.54亿元。

  作为医药外包行业中仅次于药明康德的公司,凯莱英的近况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投资逻辑复盘

  凯莱英它是医药外包行业中的老二,第一是药明康德,这个行业主要面向海外客户,赚取美金,不受国内医疗政策影响。

  当时分析时候凯莱英丢了一个大客户,短期内有业务方面的问题,因此股价下跌的厉害,这才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范围。

  按照当时的分析,分析的时候PE为14.2,PB为2.76,PB分位数1.39%。

  投资价值还不错,上涨空间更大,但风险也大。

  当时的评价是4个医药公司都是不同医药细分行业的好公司,得出的结论是在鱼跃医疗、凯莱英、丽珠集团、乐普医疗这四只医药股中选择综合评分更高的进行参与,或者直接投资医药ETF。

  知道了凯莱英的投资逻辑,它近期的状况如何?

  二、所在行业现状

  (一)行业市场潜力

  CDMO是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的细分领域,覆盖了新药的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审批上市等阶段。

  医药外包服务行业有三个细分领域:

  合同研究组织(CRO)、合同生产组织(CMO/CDMO)及合同销售组织(CSO)。

  欧美CDMO行业起步早,技术、服务和全球化布局更成熟,但相比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欧美国家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高昂,

  2005年开始,陆续有礼来、阿斯利康和辉瑞等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关闭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工厂,转而将生产需求外包至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

  使得CDMO逐步从发达国家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我国CDMO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球医药CDMO市场稳步增长。2018至2022年,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从446亿美元增长至735亿美元。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预测,全球CDMO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1,243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3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2%。

  经过  30  余年的高速发展,CDMO  行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已成功切入全球创新药企cGMP供应链体系,逐渐提升在全球CDMO市场的占有率,并处于中间体CDMO向API和制剂CDMO过渡阶段。

  全球研发管线中55%的药物有一定开发活动位于美国,而有五分之一的药物有一定开发活动位于中国,显示了中国在药物开发方面的潜力。

  2018  年至  2022年中国医药  CDMO  市场总量由160亿元增长至584亿元。Frost&Sullivan报告预测,预计中国CDMO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1,571亿元,2030年将达到3,559亿元。

  药企通过  CDMO/CMO  企业优化技术路线,可以进一步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将后端的生产环节外包,可以显着降低产能投入、制药成本和研发风险。

  预计到2028年我国CMO/CDMO业务合计市场规模可以达1651亿元,主要以小分子化药的定制研发生产为主,化学药CMO/CDMO市场规模约为1040亿元。

  总得来看,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在扩大,叠加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国内医药外包行业药企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市场潜力非常大。

  (二)行业市场竞争

  当前,全球小分子CDMO呈现出市场广阔、行业集中度不高,在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态势,竞争力持续提升,

  目前国内医药合同服务外包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药石科技、美迪西等。

  药明康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和CDMO,作为CDMO服务提供商,药明康德为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广泛的服务,涵盖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

  其CDMO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药物研发和医疗器械测试、临床试验服务、制造服务、分析和测试服务、注册支持等,2023年实现营收403.41亿元。

  与药明康德全系列管线不同,凯莱英全部集中在小分子,也就是在CDMO/CMO。

  凯莱英作为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约占据1.5%的市场份额(第一名市场份额约为2.9%);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约占据22%的市场份额。

  总的来看,CDMO行业的市场空间比较大,需求量较高,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企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处于快速发展期。

  清楚了CDMO行业的现状,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凯莱英最新的情况。

  三、公司情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凯莱英是服务于新药研发和生产的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商,通过为国内外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CMC服务、研发与生产服务,加快创新药的临床研究与商业化应用。

  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可分为定制研发生产与工艺研发服务,其中定制研发生产指公司凭借自身核心技术与cGMP标准生产能力,提供覆盖新药从临床早期阶段到商业化的CMC服务,为制药企业制备各类新药及已上市药物的关键中间体、高级原料药、创新制剂等;

  凯莱英依托在小分子CDMO领域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服务经验与技术积淀,并积极探索与布局新业务领域。

  凯莱英提供小分子药物全生命周期外包服务,主要业务聚焦在产品等级高,量级大,法规监管要求严的领域,服务的药物覆盖抗病毒、感染、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糖尿病等多个重大疾病以及罕见病治疗领域。

  新兴服务上,已将小分子CDMO服务能力扩展至更多类别新药,包括化学大分子CDMO、临床CRO、制剂CDMO、生物大分子CDMO、技术输出和合成生物技术等新兴业务板块发展。

  凯莱英坚持"做深"大客户,逐渐延伸服务链条,"做广"中小客户,来自跨国制药公司收入49.88亿元,剔除大订单后收入25.68亿元,同比增长75.13%;

  在境内外生物医药融资环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报告期来自中小制药公司收入28.37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海外增长3.08%。

  这种做法是有利于减轻大客户影响的,这也降低了之前那种丢失大客户给业绩带来严重影响的情况。

  (二)最新业绩情况

  2023年凯莱英实现营业总收入78.25亿元,剔除大订单后收入54.05亿元,同比增长24.37%;2023年毛利率为51.16%,同比提升3.79个百分点。

  其中小分子业务实现收入66.20亿元,剔除大订单后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25.60%;新兴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20.42%。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向好趋势。

  2024年1季度营收和之前相比下降比较厉害,只有14亿元,同比下降37.76%。不过剔除大订单影响后,整体收入同比增加15.21%,其中来自欧美市场客户剔除上年同期大订单收入影响后同比增加62.80%。

  说明之前大客户丢失影响是有所改善的,并且小分子业务收入12.23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大订单收入影响后同比增加26.58%,新兴业务实现收入1.76亿元,受国内投融资环境持续影响,同比下降29.30%。

  预计剔除大订单外主业增长稳健主要是凯莱英小分子CDMO商业化项目持续兑现所致。

  毛利率方面,2023年为51.16%,比起上年上升了3.79%,2024年一季度下降幅度有点大,只有43.52%  同比下降4.88%。

  净利率相对毛利率下降更大一些,2023年为28.76%,2024年1季度更是只有19.97%。

  从费用端来看,四项费用率整体保持均衡,和上年相比有所上升,2023年为19.74%,主要是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上升所致,销售费用率的变化较小,

  2024年费用变化不大,增长不太明显,只有22.03%。整体费用控制的还可以。

  其他业绩指标:2023年凯莱英的ROE为13.5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72%,虽然有所下降,但也还不错,2024年1季度为1.59%,同比下降2.32%,但问题不大,剔除大订单影响之后还是不错的,赚钱能力很强;

  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11.42%,较去年同期下降2.53%,2024年1季度为11.26%,整体变动不大;2023年的有息负债率为0.74%,2024年1季度为0.72%,较去年同期变化都不大,债务偿付压力很小。

  2023年流动比率6.86,速动比率6.24,都保持在2以上,拥有大量的闲置现金,2024年1季度仍然保持在这一水平,

  结合凯莱英的负债情况看,短期偿债能力非常优秀,资产比较安全。

  2023年凯莱英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5亿元,同比增长8%,现金流充足,2024年1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大幅下降,同比下降62.36%,下降的原因1季报中没有公布,可能和上年一样是执行大订单大规模购买原料所致。

  总的来看,凯莱英2023年和2024年1季度业绩表现都不错,剔除大订单影响之后整体是上升的,盈利水平较高。

  最新季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费用控制能力较强;偿债能力优秀,资产安全性高。

  四、估值思路

  结合凯莱英所处的行业和经营情况,主要使用PE估值法来进行参考估值。

  从估值来看,截至4月30日收盘,凯莱英当前PE为17.55,PE当前分位点为14.48%,PE中位数为59.1,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看上去不算太贵,但和推荐时候相比是有所上升的,

  由于上市时间较短,可以参考行业平均值。

  不过对比当初分析时候的PB值和分位点,目前的PB是1.752,分位点0.77%,都是相对更低的。

  比起分析时候的股价,目前的股价也降低了不少。

  五、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与生产业务为技术密集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虽然公司持续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及股权激励,

  但由于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不排除发生人才流失或人才短缺的情况,这将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凯莱英研发、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以基础化工原料、化学试剂和溶剂为主,这些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为市场化,且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已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但是如果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可能会出现原材料短缺、价格波动或原材料不能达到公司生产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等情况,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凯莱英的海外销售占比较高,海外客户以美元结算订单,随着业务持续、稳定的发展,业务量逐渐变大,汇率波动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

  六、总结

  从凯莱英的最新财报数据来看,它2023年和2024年1季度业绩表现都不错,剔除大订单影响之后整体是上升的,盈利水平较高,其他财务指标也在合理范围内,可见凯莱英的投资逻辑还在。

  从凯莱英所处的行业来看,我国CDMO行业在快速发展,承接了国外的需求,行业需求在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在扩大。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已成功切入全球创新药企cGMP供应链体系,逐渐提升在全球CDMO市场的占有率,

  凯莱英作为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约占据1.5%的市场份额,第一名也只有2.9%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占率还是很不错的。

  并且凯莱英还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约占据22%的市场份额。

  总体而言,CDMO公司中,全球行业集中度较低,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凯莱英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赚钱的能力也很不错,

  从当前估值来看,虽然处于它的PE值相对推荐时候升高了,但它的PB不管是绝对值还是分位点相对于之前推荐时候的数值,都降低了,股价也有所下降,更便宜了。

  小伙伴们在关注投资潜力时候一定要理性看待,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考虑。

  注:不同平台数据源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重点参考分析思路,不必过度追求数据精确性。本文阐述仅代表笔者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仅作为投资逻辑和方法学习,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https://www.zbbwx.net/book/3364134/1111103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