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越古代的风水师 > 第二十章、一阴一阳谋发展,平衡促进公私权

第二十章、一阴一阳谋发展,平衡促进公私权


  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积累财富的官就如同鳏夫,鳏夫没女人,多半是因为没有钱,你没有钱什么女人愿意跟你受罪呢。

                  从这一点上讲,你也不要指责女人们现实,其实女人本身就是财富。

                  当你娶回女人,其实这个女人就是你得到的第一桶金,只是这桶金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而已。如果你娶个大桶女人,即便你穷得叮当响,用不了几年你也会脱变成富翁。如果你娶个小桶女人,你也会拥有一个殷实之家。

                  同样道理,你是官员,娶到了一个容量大的女人,那么你的治下之民也会越来越富,你治下之民相应分配的财富也会很充足,这样你的臣民必然会拥戴你,为你歌功颂德,传扬你的美名,你的官职理所当然也会越当越大。

                  凡不能造福治下之民的官员,必是他自身有问题,与财富无缘。

                  如某国沙皇,他八字生在辛酉月,是枭神通透了月柱,掌控了命理。那枭神是什么?枭神,枭雄也,曹操般的人物。

                  攻于心计,亦正亦邪,有雄才大略,“世传凶狡,早擅枭雄,太息剑门,志吞井络”,指的就是枭神掌命的人。

                  这种人骁悍雄杰,强横而有野心。

                  这号人不喜欢挖掘财富,你让他干一百年总统,他的国家仍然是鸡肋,他的治下之民仍旧会是穷骨头,硬得杠牙。终究国难为富裕之国,民难为富裕之民。

                  因为枭神夺食,食为财源,财源受制,必然是政治手腕强硬,而产生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不足,他本人不喜欢拥有财富,自然对女人就不会上心,对待妻妾也会冷淡,自然婚姻也容易出现波折。

                  他本人讨厌财富,却热衷权术,你想这样的国家怎能富裕起来呢?

                  反过来说,但凡是仕途中间夭折,出事的官,这些人又十有九人是贪得无厌之徒。

                  原因是攫取财富也要有个度,过度追求财富,过分贪婪的人,也会因欲望过重而自我毁灭。

                  明明自己只是个存钱的小罐,又对应娶了个小腰女人,可是却不甘心,还一次又一次更换大罐,力图把罐中装满金银,可是最终罐子撑破了,金银洒落一地,官损人囚,打回原型。

                  某地有一名官员,毎日上班不乘官轿,非要骑驴,在人前显摆自己清廉,朴实,可查办他时,从他家中搜出过亿资产,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不能承载如此巨量的财富,巨量财富压垮了小罐官吏,同样也撑破了他的小腰女人。

                  罐破财倾,说明他没有娶到足以支撑这巨量财富的女人。

                  所以说天下有两种人最离不开宽容量大的大罐女人,一种是商人,另一种就是官人。

                  这说明容量大的女人在商人和官人面前是多么重要。

                  因为容量大的女人对应到欲望、私欲、私权意识也会非常高涨,有强烈的占有欲和容积欲。

                  可是,又有多少人不知道为什么女人是一切欲望、私欲、私权之根呢?

                  从人性本质上讲,无论你怎么存在,其目的只是继承、发展和延续,这在《易经》中早已强调了这一道理,《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一阴一阳、一雌一雄、一女一男是天地既成规律,是继承、发展、延续的根本,万物以繁衍生息为最完美的结果,而成就这一切的是性,是欲望。

                  而欲望在哪?

                  在私,在性,在雌,因为只有雌可以繁衍生息,可以继承、发展、递进至繁荣昌盛。

                  人活着为了什么?

                  这是哲学命题,人为什么活着?

                  人活着不就是为了继承、发展、延续吗?没有继承、发展、延续何来人类?

                  那么,如何“继承、发展、延续”?

                  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问题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促成“继承、发展、延续”的是什么呢?

                  是促使人活着的动力。

                  那么这个动力是什么?

                  是欲望、私欲和私权。

                  而欲望、私欲和私权来自哪里?就来自女人,来自雌,来自阴。

                  因为只有阴性物质可以繁衍生息,并且一切物质结构变化的诱因又都来自阴、来自女人,来自雌。

                  阴是一切事物变化的诱因,是阴首先诱发事物发生变化,才导致阳追随阴产生变化的。

                  也就是说,没有阴首先诱发事物发生物理变化,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那么引发事物变化的根就在阴,在人就是女人,于万物就是雌。

                  所以阴是引发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动力源。

                  这就告诉我们欲望、私欲和私权,才是继承、发展、延续的源动力,而这些动力来自女人。

                  佛教杜绝和尚与女人接触,以戒色来绝尘私欲。

                  理学在佛学的基础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可是,你想过没有?

                  你保存世界物性的天理,消灭人类本性的私欲,何来继承、发展、延续呢?

                  如果这世界上所有人都去保存你所谓的仁义道德,还怎么继承、发展、延续呢?

                  其实仁也是欲。

                  因为仁是阴阳间的上下间爱,一阴一阳、一雌一雄、一女一男上下间爱谓之仁。

                  仁不是阴阴间爱,也不是阳阳间爱,更不是左右、兄弟、姐妹间爱,仁是上下之间的阴阳间爱,所以仁离不开欲,无欲不仁。

                  义是左右、兄弟、姐妹之间的间爱,义来自平行世界,有友谊之谓,但友谊之谓也需要欲,没有渴望,没有追求,何来友谊呢?

                  道德更不用说了,道德来自道家之言,意在一阴一阳,一雌一雄、一女一男在追求繁衍生息的过程中,要遵守规矩,要知道先来后到,要知道尊卑有序。不能说你想占有你就占有,你想霸占你就霸占,要有秩序,要有规矩,这就是道德。

                  那么这个道德是不是也充满了私欲呢?只是这里有了公平的概念,有了秩序的范围。

                  仁义是儒家之言,道德是道家之言。理学将仁义和道德归纳到一起成了皇家之言,那么这句归于皇帝的皇家之言又归于什么呢?

                  仍旧归于欲望之源,它并没有脱离欲望之本,只是为了皇家的私欲教化民众从化于他们的私欲罢了。

                  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只是存了他们自己的天理,而灭了所有民众的私欲,以达成他们皇家之欲来完成代代传续的目的而已。

                  让全体民众无欲,无继承,无发展,不延续,这便是理学的龌龊目的。

                  所以说理学不死,华夏难兴。

                  凡是打压女性,抛弃女性,而又贪婪财富的人,他们完全是寄生在公共权力之下的蛆虫,享有公权赋予的特权,而没有一个是能够正确利用欲望、私欲和私权来创造财富的。

                  和尚隔绝与女性的关系,却拥有无尽的财富,与他们享有特权分不开。

                  理学压制女性,灭绝人欲,却个个富得流油,也与他们占有上层建筑,占有绝对的公共权力有关。

                  如果这些人失去公共权力,恐怕连生活都难以维计,生存恐怕都是难题。

                  所有打压女性而又贪婪钱财的人,他们使用的其实都是公共权力,也就是公权。

                  其实,公权泛滥才是最危险的,历史上任何一次动乱和朝代颠覆无不与公权放肆妄为,肆无忌惮,没有节制有关。

                  人类发展不是公共权力越强大越好,也不是公共权力越强大社会越进步,更不是消灭一切私欲、私权,在公权完全控制下就可以实现全民共享。

                  如果有一天欲望、私欲和私权被彻底铲除了,那么人们创造财富的动力又从何而来?没有创造财富的动力,又何来继承、发展、延续呢?

                  人类都没有发展延续的动力了,还要共享干什么呢?

                  人类都不复存在了,还来哪门子的共享呢?

                  所以说真正理想的完美世界是公权和私权平衡发展,既不能弱化私权,也不能让公权泛滥。

                  正是:

                  一阴一阳谋发展,平衡促进公私权。

                  天下苍生皆得利,共享人类好家园。


  (https://www.zbbwx.net/book/3332659/5151250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