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四合院之当剃每一根头发都有钱时 > 第35章 南口理发店

第35章 南口理发店


如果还有第三次,在饭桌上的张桂兰看着一旁的叶倩倩和刘铁柱,年龄正好相当,但也只能想想。

  毕竟叶倩倩可是个大学生,刘铁柱现在还没有工作呢,即使是明天有了工作,那也是一眼望到头,根本和叶立国的战友家的孩子比起来差远了。

  只能说,他们二人的好事,任重而道远。

  晚饭之后,就没有办法留下了叶倩倩,看着她跟父母走了。

  只能无奈的挥手告别!

  到车里的叶倩倩,突然对刘铁柱说:“明天你就去上班了,以后还来福利院吗?”

  “估计难了,以后只能抽出时间去了,但你放心,也给校长带好,跟他说我找到了好工作,每个月都会抽出两天时间,回到福利院给孩子们理发。”

  “嗯,你说的话我肯定给你带到。”

  第二天早晨,打扮干净利落的刘铁柱来到了国营南口理发店。

  这个理发店是个二层小楼。

  楼下三个理发位置,楼上也是三个。

  不光有理发,还有其他的业务,和刘二狗以前的业务差不多。

  基本上是理发的全套业务。

  刚才在门口,他已经看到了理发的价格。

  理发全套的是一块五毛钱,单独理发是两毛钱。

  理发加修面是五毛钱。

  理发,修面,还有按摩是八毛钱。

  ……

  总之种类繁多!

  只是不像以前刘二狗业务的单一。

  因为他以前都是分理发和全套。

  这次直接拆分开来,分单独理发和理发加其他业务,都是明码标价!

  刘铁柱来的时候,这处理发店一共有四个人上班,其中一个还是经理兼理发师。

  看着刘铁柱拿来的条子,先是问询了一下。

  然后由这位经理亲自带他走完了整个上岗的业务。

  这一个小店,这位经理是身兼数职,还真看不出来。

  “您这工资是不是也比其他人多?”

  这位经理微微一笑:“差不多吧!”

  刘铁柱完成上岗任务之后,经理又带着其他三人和他介绍了一下。

  有点高的理发师姓张,叫张一凡。

  有点胖的理发师姓郑,叫郑大海。

  这些人里面相对比较矮的理发师姓王,叫王小明。

  至于经理,只说自己姓陈,名字没说。

  刘铁柱因为拿的是条子进来的人,这就是所谓走后门进来的人,经理先让他挑选了一下位置,是去楼上理发还是去楼下理发!

  “我去楼下吧,我看很多人都去楼上了。”

  刚才他看了一圈,楼下只有一个大个子在底下理发,剩下的所有人都去楼上理发了。

  毕竟楼上楼下各三个位置,明显楼上已经满了,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经理会多此一问。

  楼下是普通理发,楼上可能是所谓的VIP客户。

  他现在只想理发,不想伺候所谓的VIP,毕竟他的金手指是看重数量,又不是在现实里挣钱养家。

  楼上楼下都有衣柜,都是这些理发师换衣服的地方。

  在楼下的理发师叫张一凡,也是个不爱说话的主。

  基本上都是刘铁柱问他一句,他就答一句。

  也不知道他就是这种性格,还是看到他这一个陌生人有些话少。

  第一天,经理还带了他一天。

  毕竟他冷不丁来到工作岗位,总要熟悉一下。

  那个时候可是有师傅带着徒弟,刘铁柱自带手艺,自然不需要跟着师傅了。

  但作为经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就这样陪了他一天。

  把一切规矩和注意事项都跟他说了一遍。

  这位经理一看就是个好人,是个很负责任的人。

  也有可能是他凭借条子进来的人,所以才会被这位经理照顾吧。

  总之这一天就轻松的过去了。

  通过这一天的了解,他发现南口的理发店每天还比较轻松,听经理说只有周六周天的时候才忙一些。

  理发店变为国有之后,从以前的计件工资变成了现在的统一按照正规工资规定发放。

  这也解决了很多抢客人的现象发生,在以前可是发生过好几起内部抢客人矛盾的事情。

  刘铁柱来的时候赶得巧一些,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他现在来到南口理发店,就跟普通的工人一样上班。

  他们考级要半年一次,但都要提前报名,如果成功了,工资也会有相应的提升。

  所以考核的时候人数是非常多,才有了提前报名这一说。

  现在,在上班的人,加上刘铁柱一共五人,一级工资只有刘铁柱,毕竟他刚来嘛,工资当然定的最低了。

  还有一个比他更低的就是学徒,现在,在培训基地练理发呢。

  其实南口理发店现在应该是六个人,一个学徒在培训基地,然后就是刘铁柱一级工资。

  剩下的人可就厉害了,张一凡四级工资,郑大海、王小明五级工资,陈经理是这里面工资最高的六级工资,再加上经理职位。

  这就是所有人员的基本情况。

  同时在一楼专门负责理发,只有二楼才会有其他项目服务。

  现在,在南口理发店上班的只有五人,最后一人在培训基地当学徒呢。

  这个人,经理没有介绍,他还没上班呢,等他上班再介绍也不迟!

  刘铁柱这一天在一楼的时候,还上手了,给两个顾客理发,通过金手指转换成二百块钱,就到手了。

  今天这一天,因为是星期一,客流量比较少。

  刘铁柱在一楼就看到二十多个人来理发,至于做其他项目的人直接上二楼,他数了一下,也就是一楼的一半。

  他现在明白为什么这里的理发师这么少了。

  这还是在十字路口的位置开的店,客流量居然这么少,看来要是还按照以前的计件得工资的话,估计人脑袋能打到狗脑袋上,也就不稀奇了。

  怪不得听经理说,以前为什么要公私合营,就是面对这种走几步就一个理发店的店面,以及良莠不齐的理发师,才不得不出台这一政策。

  毕竟现在的生活水平也不是像后世那样富裕,公私合营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这种模式也经过一段阵痛,从公私合营的理发店又慢慢的转为国有,不就是阵痛的原因嘛。

  毕竟这个国家,一直在努力的给人民找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把以前的私人饭碗变为了现在的铁饭碗,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以前的刘铁柱就在路上碰见过几位。

  只能说社会的进步,有些人将要会被淘汰。


  (https://www.zbbwx.net/book/3319898/1111109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