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 第10章 意动

第10章 意动


“二叔”不知道什么时候杏已经站在了身后。梁平拉过杏揽在怀里。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从兜里掏出塑料袋,递给杏;“看看婶婶给杏买的新衣服合适不?”

  杏接过了新衣服,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腼腆的对梁平说谢谢婶婶

  “杏成了大闺女了,真懂事。”刚进屋的程玉芳正好听到杏在说谢谢婶婶,便夸了杏两句。

  “怎么这一会的功夫就跟来了?”梁平给程玉芳开了句玩笑。

  “美得你,要不是有人找你我才懒得跟在你的屁股后面的”程玉芳也给梁平开了句玩笑。

  “谁找我?”梁平并没有站起来。

  “奥,刘宇宁。”本来他想说时二狗的,想想不是很合适就改成了刘宇宁。

  “是二狗呀,找你就是有事,你们回去吧。”梁卫国看着梁平说。看来大家也都知道二狗就是刘宇宁,只是习惯性还是叫二狗。

  早的时候,刘宇宁和梁平关系不错,上学一起走。冬天,天没有放亮就要去上学,为了一起走有时要在门口等上几十分钟,除去睡觉,几乎是形影不离。说实在的这几年他和刘宇宁之间的关系淡了很多。突然来找他,梁平感到纳闷,想不起来刘宇宁为什么要找自己,为了儿时的友情,复员快半年了,刘宇宁就来过家里一次。

  人生有很多的偶然和必然,这种偶然和必然往往会改变人生的命运,转变人生的轨迹。正是刘宇宁的到来,使梁平的生活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对他人生的轨迹也要重新规划。

  梁平和父母道了别便带着程玉芳和豆豆往家走去。路上,程玉芳悄悄的说到:“刘宇宁还带了几个菜,说是趁下雨天要和你好好叙叙旧。”

  路过村里的一家经销店时,梁平顺便买了一瓶老窖。

  刘宇宁和李晓华来到梁平家的时候,家里就程玉芳一个人,

  程玉芳一边让两个人到屋里说话,一边随手接过刘宇宁递过来的菜肴:“你们真的是太客气了。”

  “我是怕不带菜你们不管饭。”刘宇宁也给程玉芳开个玩笑。“梁平不在家?”

  “就是一个闲不住的命。上午刚帮他奶奶把留的春地种上,回来又和豆豆去她爷爷那边了。”程玉芳一边拿出凳子一边说:“你先在屋里等会,我这就去叫他。”

  “没事,反正今天要在这里吃饭,不急。”刘宇宁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并没有阻拦程玉芳去叫梁平。

  尽管小的时候和梁平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可是梁平的家刘宇宁还真是没来过几次。程玉芳走了以后,刘宇宁和李晓华打量起梁平家的摆设。三间土房,院墙也是用土垒成的,尽管简陋,各种农具放置的都很整齐,院子里也收拾的干干净净。堂屋里放着一个衣柜和一张八仙桌,不用说那是程玉芳结婚时娘家的陪嫁。再就是一张木床,在整个家里最值钱的应该是停在衣柜旁边的只有八九成新的大金鹿自行车了。

  “可谓家徒四壁!”刘宇宁感慨地说。

  “根本不用担心,你能找上他那是他的福气,梁平还不高兴地屁颠屁颠的。”李晓华对刘宇宁说。“听说他家还欠了一些外债。”李晓华补充道。

  “但愿是这样。”刘宇宁应付了一句。

  梁平走进院子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女孩在蹦蹦跳跳的玩耍,再就是一个身材苗条,穿着时髦的和女子和一个青年男子。

  程玉芳只是告诉他刘宇宁来找他,并没有说他们一家人都来了。他不由一愣,仅仅瞬间就恢复正常。

  “真是稀客!”梁平客气地和客人打着招呼。

  “什么意思?言外之意就是来的少了。”刘宇宁回应了一句后微笑问道:“梁平,听说你下着雨还去种玉米了  。”

  “这不是下雨吗,这样的天气砖厂是不能干活的,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把我母亲的几分春地种上。”

  没等梁平说完刘宇宁做了请的手势:“别站着了,屋里说话。”俨然一副主人的架势。

  梁平即便是一个机敏的人,也被刘宇宁的举动闹了一愣:“这是你家还是我家,好像你才是这个家的主人,我倒像是客人了。”说着亮起拳头,刘宇宁赶紧讨饶。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除去血缘以外的远近亲疏,关键在于平日的交往,就和梁平与刘宇宁本来应该是很亲近的,正是因为这几年缺乏交流沟通和走动,就有了隔膜和生疏。刘宇宁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就把两个人的关系拉回到从前,使原本生涩的关系一下变得融洽了很多。

  几个人在友善的气氛中走进了房间。

  最开心的应该是甜甜和豆豆。两个孩子在攀比了一阵衣服后,开心地玩起甜甜带来的玩具。

  两个孩子玩的很高兴,程玉芳和李晓华也在说着家常,而梁宁和刘宇宁两人推杯换盏,共同回忆儿时的童年往事。梁平以为刘宇宁来找他一定有的什么事情,刘宇宁不说,梁平也不多问,当说起童年旧事时,又给他们带来许多温馨,也许刘宇宁就是趁着下雨的天来找自己闲玩,梁平心想。

  女人和孩子都不喝酒,饭也吃的快。现在酒桌上只有刘宇宁和梁平。

  “梁平,我看你现在真的很辛苦”。刘宇宁喝了一口酒观察着梁平的反应。见梁平没有说话:“按照现在的情况,别说你一天在挣个十来元钱的,就是挣个二十三十的要摆脱目前的困境也很难。”

  对这一点梁平也深有感触,都希望挣钱,钱是那么好挣的,都说花钱像流水,挣钱像吃屎,这个话说的粗糙,可就是那么回事。

  “梁平你知道我现在一天能挣多少钱不?”刘宇宁眯起眼睛看着梁平。

  见梁平没有回答接着说:“我现在一天至少要有个三百二百的收入。哪天生意好的时候都会超千元。”

  对刘宇宁的话他信,看看刘宇宁家里用的就证明这一点  。但是他不知道刘宇宁的钱是怎么挣来的。做人都有底线,梁平的底线坑蒙拐骗的钱不挣,昧良心的钱不挣,触犯法律的钱不挣,不然花着不踏实。不过据他的猜测,刘宇宁的钱一定不是正经道来的。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坚守住底线是能够经得起诱惑的。

  对刘宇宁的话梁平仅仅用一个“嗯”轻易地代替了,看不出羡慕也看不出惊讶。

  就眼前的情况,面对这样的诱惑,梁平竟然看的的那么淡,倒是出乎刘宇宁的意料。

  刘宇宁又押了一口酒,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我在倒腾学生用的学习资料。”看着梁平仍然一脸淡然表情:“怎么,你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其实没啥惊讶的,正经的营生是不会挣那多钱的。”梁平也喝了一口酒。有人倒腾学习资料的事情,他早就听说了。说起来这个事不违法,但是政府是不提倡的,对于倒腾学习资料的也是各部门围追堵截,人人喊打。对这个事情他心里也说不出是好事还是坏事。前几天和弟弟小松说学习的事情,小松把这一段时间学习成绩下降归结为别的同学有学习资料,当时就给他讲了一番学习资料重要的大道理。

  看着梁平一脸的沉思接着说到:“国家进行高考改革,目的在于发现人才,给更多的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事实上,高考确实是改变学生命运的最好途径。因此,老师、学生、家长都把学习成绩看的很重,那是独木桥,过去了就会成为人上人,过不去像咱这样的就得修一辈子地球。怎么办?学生就得拼命地学习。我没有上过高中,但也上过学,想有好的成绩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得有好老师,还得有好的学习资料,就像你今天下地种玉米,应该是撅头,要是给你锄头去种,用镰刀去种,能顺手?能种的那么快。”

  刘宇宁的这番比喻是不是恰当不说,就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例子的确有不小的杀伤力。

  “现在不仅学生需要教学辅导资料,老师也需要。看看现在的老师,很多都是高中生教高中,初中生教初中,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没学历,没经验。实际上他们也想教好学生,可是苦于水平达不到。看教材自己又看不懂,给老教师说又感觉没面子、丢份,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资料。也就是我现在从事的行业。”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能在刘宇宁的嘴里听到这样宏论真的让梁平惊讶。

  刘宇宁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既然来了,不妨再加一把火。“你是不是担心政府不提倡?”

  不能不说刘宇宁在商场这几年没有白混,对方的心事一下就能洞穿。既然人家都看透了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我确实是担心这个。”

  “其实对这个事情我倒有不同的看法。政府提倡不一定都对,不提倡的也未必就错。”


  (https://www.zbbwx.net/book/3301930/1111112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