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三国:我假冒汉室宗亲,刘备麻了 > 第 49 章 黄巾遗志

第 49 章 黄巾遗志


第  49  章  黄巾遗志

此战的收尾工作,足足持续了一整天。

十余万俘虏的安置,城内粮草的清点以及阵亡将士的清点等等。

“皇甫将军!”

刘彦拱了拱手,对着前来的皇甫嵩见了一礼。

“嗯,不错,此战辛苦了。”

“能把张角的人头让我看一下吗?”

皇甫嵩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放在了刘彦身边的人头上。

“当然。”

刘彦没有迟疑,提起此人的头发,将他递给了皇甫嵩。

此时的人头已经有了些许破损,尤其是勾戟捅了那么一下,更是让他稍微破相。

打量了一下后,皇甫嵩点了点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嗯,人头本将军就拿走了,我会将刘将军的功劳上报给陛下,并将人头一同呈递至京师。”

皇甫嵩接过人头,对刘彦说道。

“多谢将军。”

“此战非我一人之功,能杀了张角,将士们人人功不可没。”

刘彦拱手一拜,谦逊地说道。

“呵呵,其他人的功劳,本将军也不会淹没,但将军取下张角的人头,这份功劳本将军也不会让其他人染指。”

“相信凭此功劳,刘将军必能获得陛下重赏,还望将军日后依旧能够为我大汉、为朝廷尽心尽力。”

皇甫嵩虽然性情刚直不阿,但也并非没有心机,刘彦此言的顾虑自然是能够听懂的,当即便笑着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十数万俘虏的安置是一个十分头大的问题,这帮人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朝廷也不是什么善类,每日只供给这帮俘虏一顿粥饭,保证让他们能够活着。

眼下虽然剿灭了冀州黄巾最大的一股势力,但下曲阳仍旧有近十万黄巾军,同时,张宝、张梁二人还未授首。

...

突出重围后,张梁、张宁等人一路向北,奔赴下曲阳。

可是疾病缠身的张角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半路便咽了气,临死前还满是不甘的喊了一句天不亡汉。

“大哥!”

“父亲!”

张梁、张宁看着已经没了气息的张角,声音悲痛到颤抖。

“大贤良师!”

褚飞燕、管亥、周仓等人相继单膝跪地,悲呼出声。

“呼,侄女,快走吧,此地不宜久留,至少咱们已经把大哥尸身保住了。”

张梁掩去眼角的泪水,拉了拉张宁的衣袖。

“启程。”

张宁紧咬红唇,将张角的尸体背在身上。

“圣女!”

“交给末将吧。”

管亥惊呼一声,就要上去接张角的尸体。

“我父尸首,自当有我亲自背着返乡。”

张宁摇了摇头,倔强的背着张角的尸体。

众人无奈,却也为张宁的孝心而动容,将她与张角的尸体扶上马。

“三叔,你带着将士们前往下曲阳吧,切记,如今黄巾大势已去,天意不可违,可做取舍后,退守于山林之中,等待来日。”

张宁看着张梁,低声道。

“侄女,那你呢?”

张梁有些担忧的看向张宁,问道。

“回乡,让父亲落叶归根。”

“我从未在官军之前暴露过容貌,所以此行安危无需担忧。”

张宁目光看向巨鹿方向,语气淡漠的说道。

“唉,罢了。”

“你路上小心一些,周仓,你跟着宁儿,保护她的安全。”

张梁叹了口气,对着身边的周仓下令道。

“诺!”

周仓拱了拱手,毫不迟疑的应了下来。

分别后,张梁便带着残军向下曲阳赶去,而张宁则是背着张角的尸体,在周仓的护送下,直奔巨鹿县而去。

至于张宁口中所说的,让张梁与张宝退至太行山中,张梁想了一路,最终还是没有按照张宁说的去做。

一来,张角死后,他们便是黄巾的领袖,朝廷不见他们的尸体,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而一旦退守山中,朝廷怕是会立刻围攻太行。

届时,纵使茫茫太行山,恐怕也难有黄巾军的容身之地。

返回下曲阳后,张梁便把黄巾主力溃败,张角病死于途中,由张宁、周仓二人护送尸体返乡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他。

“大哥!”

“啊!!!”

张宝眼含热泪,仰天痛呼。

“二哥,如今黄巾大势已去,吾等怕是也会紧随大哥的脚步而去。”

“倒不必担心大哥路上孤单,如此,倒也幸哉!”

张梁面露哀伤之色的说道。

“三弟,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张宝用袖袍擦着脸上的泪水,不甘的问道。

“赴死!”

“以保全黄巾火种,保全宁儿他们。”

张梁紧咬牙关,声音从齿缝中挤出。

“我不怕死,刚好可以陪着大哥同去。”

“不过,黄巾虽败,但仍有教众十数万人,钱粮更是不计其数,余部该交由何人统领,得从军中挑选一个智勇兼备之人,否则吾等岂不是白死?”

张宝点了点头,低声说道。

“我麾下褚飞燕为人机敏,称得上智勇双全,余部交到他手,当可无忧也。”

张梁抚着胡须,想到了军中的褚飞燕。

这家伙当初加入黄巾军时,那叫一个主动,打仗也是削尖了脑袋在战场上冲杀。

走进他的视野中后,褚飞燕领军时的机灵也很是让他满意。

“且将他唤来。”

张宝点了点头,并没有多问其他。

如今黄巾大势已去,他们二人更是有了赴死之心,如今只是想着不让大哥这么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哪怕,哪怕只是留一个念想也好,且当是他们来过的证据。

不多时,褚飞燕有些茫然的走了过来。

“飞燕见过二位将军!”

褚飞燕拱了拱手,抱拳见礼,言语恭敬。

张梁对他有知遇之恩,让他这个原本的常山流氓,一跃成为黄巾军大流氓头子之一。

有时候,混黑的人更讲义气,更重情义。

“飞燕,自起事以来,你作战勇猛,为人机敏,我与大贤良师皆对你颇为赏识。”

“只是如今败局已定,大汉再无我太平道的容身之地,我欲收你为义子,让你继承黄巾军残部进入太行山中,保留火种,以待来日,你可愿否?”

张梁看着褚飞燕,言语温和地问道。

“儿张燕,拜见义父,拜见伯父!”

张燕眼含热泪,感激莫名,当即拜倒在地,对着张梁叩首。

“好,好!”

“吾儿甚好,立即去府库中搬运钱粮,你且领五万大军入太行,沿途郡县若遇贫苦百姓,可将他们一同带往太行深山,切记,不可行恶事,我太平道以救助世人立教,汝当谨记于心。”

张梁轻轻拍了拍张燕的手背,叮嘱道。

“儿遵命!”

张燕拱手抱拳,再次给张梁磕了三个响头。

他知道,张梁、张宝二人已经无路可退,此生怕是再也难以见到这位对自己有着提携知遇之恩的义父。


  (https://www.zbbwx.net/book/3262505/1111108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