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三国:我假冒汉室宗亲,刘备麻了 > 第 266 章 背师下山

第 266 章 背师下山


第  266  章  背师下山

卢植的藏书有很多,但自己所著的书却并不多,只有三部。

其中两部为儒家经学注解以及自己的一些观点,另外一部则是兵书六韬注解。

其实古代著书大多是给书做注,让其他人阅读起来能够增加理解速度。

相比于原文,后学者最在乎的其实就是这些前人所著的注解。

不多时,众人便收拾好了行李赶了出来。

卢植的衣物很少,然而书籍却有七个大箱子。

“卢师,你身体抱恙,山路难行,我来背你。”

刘彦蹲伏在卢植身前,开口道。

“主公,我来吧!”

“我来主公!”

典韦、颜良见状,赶忙上前。

“去一边去,我亲自来,你们去帮着搬行李。”

刘彦没好气的白了二人一眼。

这次并不是作假,而是真心要背卢植下山。

一个是卢植的品行确实值得敬重,另一个也是因为对方已经是他名义上的师父。

身为弟子,被师父下山也是人之常情。

“德操...唉,暮年之时能够收你为徒,足以慰平生了。”

卢植感动的看着身前的刘彦,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

“卢师,下山的路颠簸,你抓紧一些。”

刘彦笑了笑,旋即迈步下山。

如果刘彦所料不错,卢植在明年就会离世。

此番背卢植下山,刘彦也有办法为卢植续上几年。

他现在就是行走的唐僧肉,他的血就是最延年益寿的宝药。

找机会给他来上几滴,这寿命也就延长了。

向天再借五百年能借多少年,刘彦不知道,但想来终究是能借上几年的寿命。

上山容易下山难,沿着小路一路行走,由于山路陡峭,众人走的也是无比的小心。

等走到山下之时,夕阳已经挂在了远山之后,仅露出半张脸。

“关外没有村落,咱们得加快速度,尽可能地在天黑之前赶回关内。”

“卢师,可还能骑马?”

刘彦看向被自己放下来的卢植,问道。

“不急行没有问题。”

卢植点了点头,也知道这个时候需要坚持一下。

“好,卢师请上马。”

刘彦松了口气,将自己的万里云拉到卢植身前。

“好俊的马。”

“这是当年那匹吧?”

卢植看着万里烟云照,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正是,此马耐力、速度要超过寻常的千里良驹,故名万里烟云照。”

刘彦摩梭了一下马的鬃毛,笑道。

“果然是一匹好马。”

“咦,正是...”

卢植微微颔首,旋即准备上马,目光停留在马鞍上。

“此物名为马鞍。”

“马身上装配此物后,士兵们骑马更稳,也不需要特别好的马术。”

刘彦解释了一句。

“好东西。”

“有了此物,就算马术一般的士兵,也能够在马背上坐稳,届时开弓也就更加容易。”

卢植眼神一亮,身为一代名将,自然清楚此物的妙处。

胡人骑兵为何那么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常年纵马驰骋,练的一身好马术,普遍都能够在马背上骑射。

而大汉想要操练一支同样的骑兵,却需要花费数年的心血。

有了此物,这个时间将会大大的缩短。

刘彦与卢植共乘一骑,颜良则是怀中抱着卢毓,大军再次启程朝着居庸关而去。

由于天色实在太晚,等到天色完全变暗后,众人距离居庸关还有一段距离。

无奈之下,只能就近寻找能够落脚的地方。

“主公,看那边,好像有个道观。”

典韦目光如炬,指着远处隐约透出火光的道观。

“走,过去看看。”

刘彦点了点头,带着人朝着道观赶去。

行至近处,才发现此处道观略显简陋,里面确实有微弱的烛火亮起,显然是有人在此修行。

汉代道教十分兴盛,各种修道之人、方士也是活跃异常。

张角、左慈、于吉、张鲁等等道士颇为出名,更别提那些史书上尚未记载的道士了。

咚咚咚——

“有人在吗,行至此处,借宿一晚。”

典韦敲了敲门,大声喊道。

“不方便!”

不多时,道观内传来女子的声音。

“...”

“女人?”

刘彦皱了皱眉。

这荒郊野岭的,道观、女子,难道是女鬼?

提到女鬼,刘彦可就不困了。

如果没有卢植在场,保不齐他就冲了进去,一睹女鬼芳容。

“你说不方便就不方便?”

“你这荒郊野岭的,道观中还有女人,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典韦嘀嘀咕咕的嘟囔了一句,旋即一脚踹开观门。

咻咻咻——

就在这时,几片飞羽从观内激射而出,典韦时刻都保持着戒备状态,见到有暗器射来,立即用手臂上的护腕击落。

“鸟毛?”

典韦警惕的看着被击落在脚下的几片羽毛。

他本来就是暗器好手,一手小飞戟玩的贼溜。

但是也没见过用羽毛当作暗器的人,这玩意还能伤人?

“哪里来的狂徒,竟然擅闯我飞羽观!”

这时,两名身穿道袍的女子从观内走出,手持长剑目光戒备。

“二位姑娘莫要动怒,我们是官军,不是贼人。”

“此番路过此地,天色已晚,不便行军,便欲借此地休息一夜,明日便行离开。”

刘彦下马来到观门处,对着二人拱手道。

“官军?”

“可是幽州兵马?”

其中一女皱了皱眉,问询了一句。

“算是吧。”

刘彦模棱两可的回道。

“算是吧,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不过看你们身上的甲胄,倒也确实是官军的打扮。”

“既然是借宿,那就在院中休息吧。”

女道士打量了一下刘彦,觉得此人倒不像是个大奸大恶之人,于是也就松了口。

“多谢!”

刘彦拱了拱手。

旋即,众人进入道观,就在院子里休息起来。

此道观很是简陋,只有一处大殿以及一处偏殿,想来观内的道士也不多,估计就这两个女子。

走进主殿,其内供奉着一座灵宝天尊泥塑雕像。

那两名道姑正坐在蒲团之上念诵道经。

“不是要借宿吗,就在外面就好了,这里你也看到了,此地没有多余的房间。”

开始询问刘彦的那名女道姑看向进来的刘彦,警惕的说道。

“在下没有恶意,只是我们之中有一位老人身体不太好,外面夜里露水重,希望能够在殿内休息。”

“这是一点功德钱。”

刘彦语气温和,秉承着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从怀中取出一些钱财。

正文分割线.......................

ps:其实一直都想给大家加更的,你们的评论啊,礼物寄言啊,我都有看。

但是这本书也渐渐进入中期了,估计再有这么多字差不多就结束了,有创作经历的其实也都知道,就是中后期会比较难写,一个是疲惫再一个就是灵感。

最近我感觉  我的码字速度也越来越慢,其实也侧面验证这本书已经到了一个疲乏期,加更这种事其实负担很大的,不像初期那会灵感爆棚。

再一个就是创作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骂我这本书误人子弟、篡改历史、大白话,不是文言文、没有教育意义什么的。

我这边统一回复一下,我就是个臭写小说的,这玩意他也不存在什么教育意义,我也不想去教育人什么的,大家学习、上班都够累了,再听我这叭叭地教育,不烦吗。

再一个就是主旋律的三国小说很多,你们看过的也多,甚至比我看过的都多,继续老套的去写也没什么意思。

我只想写比较轻松、快乐的,让大家放松放松,乐呵乐呵,只要有一部分的读者看这本书笑过,那我的初衷其实就达到了。

至于以后的更新量问题,我尽可能的保证五章吧,不过如果后期哪天没更到五章,也希望大家轻点骂我。

(心里话:其实我真的一直在加更啊,最开始这本书定的是一天三更,后来四更,然后五更、六更,然后持续到今天的日万。)


  (https://www.zbbwx.net/book/3262505/1111086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