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 章 恩科


第329  章  恩科  

第329  章  恩科

贝婧初一合计,太妙了。

搬!立马搬!

父女俩一达成共识,一脉相承的坏水咕噜咕噜往外冒。

贝恒直接给贝婧初布置任务,让她选新都的位置。

贝婧初回去对着地图看了好几天,拟了三个备选的地方。

其中最推荐的是洛州,地处大运河中心,漕运发达。

皇帝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迁都是大事,他还要先和人商议。

但有一件事比迁都更紧急些,皇帝要提前一年开设恩科。

原本科举三年一度,但打下了玉浑的大片城池需要人管理。

之前还嫌弃闲官太多了,没地方用,结果现在全安到玉浑,哦不,玉州等地去,还是缺人。

好在已经开春,春闱准备仓促了点,却能很快招到人走马上任。

科举的事被交给了贝婧初办,本以为狗暴君回来了自己能歇两天的贝婧初,现在怨气很重。

不好的心情,在看到报名考生的名单上达到了巅峰。

世族几乎占了大头,不说寒门了,就是今年崛起的新贵加起来,在里面都不够看。

贝婧初揉了揉隐隐发胀的太阳穴,有点头疼。

历来君王都知道世家是威胁,为什么不打压,因为世家势大。

而世家的势力便来源于出将入仕的人多,可是不重用他们又不行。

这时候的知识并不易得,好一点的书籍和老师皆被上层垄断。

就如在弘文馆教皇室子弟的先生明理豁达,博古通今又虚怀若谷,思想超前一千年起。

世家的师资当然也不差,有些人脉广的,请个隐世大才,甚至能比皇室找的先生还高明几分。

但是民间的学子,能找到一个识字的先生就不错了,能考上个童子的都是人物。

教书育人却照本宣科比比皆是,教出一代又一代的老古板和书呆子。

世族子弟在自家书库里随便翻出来的书,许多都是寒门学子穷极一生都接触不到的孤本。

如秦予屏等从里面出头的,都不是万里挑一的天才,而是十万里挑一。

而在家乡惊艳乡亲邻里的天之骄子,来到京城,仅仅是有了入场券,甚至不一定有见贝婧初的资格。

所以想提拔寒门,前提得有人可用啊。

贝婧初疲惫地往靠背上一摊。

正逢许承昼来和她上报事务,贝婧初揉揉眉心,召他进来。

天选牛马禀报完了之后还没走,留在原地,犹豫地开口:“殿下似乎有事烦扰,臣是否有幸分担一二?”

难得有主动加班的冤种,贝婧初拉着他便吐苦水。

小嘴一张就闭不拢了,叭叭叭道:“本来就没有学习的途径,科考却要求水桶效应。”

“又要在艰难的困境里学成,又得是全才,这要求也忒高了吧。”

许承昼疑惑问:“水桶效应是什么?”

嗯......就是一个水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要考得好久不能有短板。

但是......

“这不重要。”

她的许家令是个非常合格的倾听者,听没听懂到是其次,但那双全心全意注视着她的眼睛,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烦扰是被认真听着的。

贝婧初吐槽的劲儿一上来就忍不住了。

“有些人就不适合学某一两科,高考分科就合理多......”

贝婧初说着戛然而止,对呀,不要求全才不就行了吗。

偏科战神的数量就要多多了。

让文科大佬学理和让理科大佬学文,都是对人才的浪费!

有了想法,贝婧初立马铺纸整理思路。

把一头雾水的许家令赶了出去,主打一个用完就丢。

写下一份草拟的章程后,她兴奋得马不停蹄去御书房找皇帝。

贝恒对她的提议很有兴趣,看完章程后,反问道:“太子的意思是,让六部直招需要的人才?”

贝婧初点头,解释道:“比如户部,最重要的是算学,若要官员精通经义,就本末倒置了。”

“礼部则需精通经义典籍,另外的倒是其次。”

“凡是能考上童子的,便证明不是傻子,要是这要求实在太低,也能升到秀才。”

“并非说现在的制度就废了,只是增设一条特招途径。”

“如此一来,能为我们所用的寒门学子便能大大增多,一个萝卜一个坑,世族掌权的人自然能少了。”

贝婧初离开后,有一个宫人犯了点小错,却没有受到惩治。

蒋公公便知道陛下现在心情好,每次和太子商议政务后,陛下的心情都会好上几分。

他能理解,自己选中的继承人从来不掉链子,手段智谋都是一绝,做父亲的怎么不骄傲。

就像他看着珑守越长大越出色一样,也是欣慰得不行。

陛下只是淡淡地高兴,没有时常炫耀孩子,已经是很内敛了。

至于后面那几个不甚出众的皇嗣嘛......

陛下也很放宽心的,一代孩子里有一两个出色的就不错了。

作为御前大太监,他对皇上的心思揣摩得还是很准的。

太子除了心软些,简直是处处都令陛下满意的继承人。他要交代珑守,一定要好好抱上太子的大腿,最好能做中书令或者雷将军那样的心腹。

......

即将到来的春闱被京中所有世家关注着,毕竟每一次,都会有族中子弟借着这个机会取得功名。

但是皇帝和太子明显扶持寒门,打压世家的势头,却让他们开始担忧。

他们互相商量着,许多人找常氏求助。

常亭懿作为世族这一代最出众的郎君,迎来送往地见了许多人,同样的话都说烦了。

在来客面前,他端起礼节的笑意,略显轻蔑地安抚他们:“陛下和太子都是约好的扶持寒门,但是寒门连藏书都没几本,哪里来的好苗子?”

“无人可用,就算再不愿,还是只能用我们。”

“世族子弟确实矜傲了些,但学识都是实打实的,怕什么?”

对面人被他说服,紧皱的眉头放松下来。

常亭懿底气十足地分析:“尤其这次要分去玉州等地的官员甚多,空出的位置,就算入仕的寒门学子都填满了,也填不了一半。”

“百年来,局势皆是如此,今年也不会变。”

如此想的,还有那些寒门学子。


  (https://www.zbbwx.net/book/3193586/1111080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